2014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一年,也是首都战略定位调整、深化改革加快转型的一年。今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考察时明确指出北京市的城市战略定位——“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这标志着北京市不再致力于打造“经济中心”,强化政治功能的同时,开始疏解更多非核心功能。一些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等不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产业成为外迁的目标,高端化、服务化、科技化、低碳化是首都未来的方向。
在这场创新变革中,中关村一直承载着重任与期待。有数据显示,今年1-7月,中关村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总收入1.7万亿元,同比增长16.4%,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总收入的70%,现代服务业占总收入的65.8%。作为国家创新示范区,中关村近年来涌现出像联想控股、小米科技、东华软件、京东商城等一批规模大、实力强、成长性好的领军企业,表现出自主创业、科技含量高、低碳环保等特征。本刊编辑部拟推出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专刊,展现这些科技企业家们的创业故事与心声,介绍首都非公经济创新发展的典型,同时共享更多招商和投融资需求,为民营科技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搭建服务平台。
成立于1987年的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正置身这片创新之地、创造之地。协会换届后,构建起了以三“委”(科技产业促进委员会、市场开拓委员会、投融资委员会)、两“中心”(会员服务中心、咨询顾问中心)为框架的全新“3+2”工作体系,更大范围团结和凝聚企业家群体力量,更好地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服务。制作专刊,也希望将其经验与更多非公企业、行业商会分享,以供借鉴。
一直以来,工商联致力于顺势作为,搭建平台凝心聚力,助力首都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对于中小微科技企业更是高度重视。2012年,市工商联课题组曾先后深入中关村9个分园区和9个区县,对北京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政策环境作了深入调研;2014年上半年,市工商联领导也两次调研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掌握企业发展的一手材料,听取企业的需求和建议。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工商联也将继续发挥纽带作用,把企业需求、政府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帮助与支撑,为首都非公经济创新发展发声、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