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又作为国家的首都,其市容市貌无时无刻不受到世人的关注,因此,立足于首都的保洁企业更应该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海洋中乘风破浪,为首都的容貌增光添彩。近年来,伴随着首都经济的快速发展,清洗保洁行业也进入了空前的黄金发展时期。据统计,在北京市正式注册的保洁服务企业已达4000余家,就业人数超百万人,清洗保洁行业俨然成为了首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一环。而在这样行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北京市工商联清洗保洁商会应运而生,2009年商会在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的批准下,由北京市最具代表性的清洗保洁企业正式发起成立,目前,商会共有会员企业280余家,其均为行业中最具实力的企业。
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在实现充分就业和推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在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则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劳动争议预防调解工作则成为了其中的重要一环。商会成立4年来,坚持服务政府、服务社会、服务会员的宗旨,着眼于全市清洗保洁行业劳动关系健康发展的实际情况,以推动劳动争议预防调解机制建设为着力点,积极在行业内部打造多层次,立体化的劳动争议预防调解体系,努力引导和推动全行业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为促进保洁行业的健康发展作出贡献。现将我商会多年来在加强劳动争议预防调解机制建设,促进全行业和谐劳动关系形成方面的一些方法与体会作出如下汇报:
一、建立行业劳动争议调解中心,为推动劳动争议预防调解机制建设奠定工作基础
2011年5月,在北京市工商联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指导下,我商会成立的清洗保洁行业第一家全市性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北京市工商联清洗保洁商会劳动争议调解中心。成立大会当天,商会会长、副会长及部分会员单位,共70余人参加成立大会。时任市工商联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郑默杰、市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局劳动仲裁处、丰台区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局等诸位领导也应邀出席会议。在成立大会上,市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局劳动仲裁处领导为商会调解中心的成立进行了揭牌仪式并在现场为指导委员会各主任以及调解中心各调解员颁发了聘书。会上,郑默杰对商会调解中心的成立给予了充分肯定与高度评价,调解中心的成立代表着政府对清洗保洁行业的高度重视与关心。可以说,调解中心的成立为广大保洁行业的单位与员工提供了一个积极合作的平台,而市政府对商会调解中心的支持与肯定则为今后我市保洁行业劳资双方共同努力、开展劳动争议预防调解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二、打造立体网络体系,稳步推进行业劳动争议预防调解的组织建设
在成立行业调解中心的基础上,清洁商会与调解中心坚持“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的劳动争议处理原则,在经过一定的探讨与摸索后,逐步形成了解决劳动纠纷的工作协调机制,在“多渠道、多层次、广覆盖”的指导思想下,商会建立了三级调解网络,即形成以北京市工商联清洗保洁业商会劳动争议调解指导委员会为龙头,各调解中心为枢纽,各公司调解委员会为调解主体的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格局。其中劳动争议调解指导委员会是整个北京地区保洁行业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领导机构,主要任务是宏观上协调、研究、部署调解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1人由商会常务副会长担任、副主任2人由商会常务副会长和商会秘书长担任,委员若干人由商会各企业的领导或负责人员兼任。各区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则是在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调解劳动争议的组织,现已成立了东城、西城、朝阳、丰台等分中心。各公司的调解委员会则是建立在最基层的调解现场,可以说劳动争议案件能否控制在源头,各公司的调解委员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商会大部分会员单位已在公司内部组织建立了调解委员会。三层工作网络的建立可以充分调动起各企业员工参与调解工作的积极性,在以后的调解工作中逐步形成小事企业调解、中事中心调解、大事行业调解的立体调解体系,努力推动劳动争议预防调解工作的行业全覆盖。
三、培训健全的法律意识,规范劳动争议预防调解的严谨性
健全的法律意识在劳动争议调解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论是调解员或者企业员工都应具备健全的法律意识,因此对于基层人员的培训就显得至关重要。商会调解中心在成立后多次举办了法律法规的培训课程,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设置了法律宣传、预防和化解争议、案例分析与借鉴、仲裁程序与应对、如何加强调解工作以及如何做好劳动争议调解员等专题讲座。授课老师和内容包括:请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调解仲裁处沈哲恒副处长讲解“劳动合同法的核心内容与精髓,如何预防和化解争议”;请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优秀仲裁员于辉讲解“劳动争议的案例分析与借鉴”;请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调解仲裁处助理调研员刘晓霞讲解《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及仲裁程序与应对;请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调解仲裁处助理调研员杜军讲解如何加强调解工作;请丰台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资深仲裁员王爱文讲解如何做好调解员及其注意事项。这些方面的培训共计5次,受益人数近400余人,受益企业近百家。通过有针对性的宣传、培训,使得多数用人单位收到触动,感到在现有法律环境下,必须重视法律的调整,适应新的形势,要不断规范企业的行为,预防和化解争议的发生。努力将众多的劳动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得到了企业及从业人员的一致认可。培训工作也得到了相关职能部门的认可和支持,根据以上的工作及基础,我商会有信心有计划有能力将此项工作长期深入的开展下去,为劳动争议的预防调解作最大的贡献。
四、突出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凝心聚力把劳动争议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再出现劳动争议时,员工往往是弱势的一方,为此,保洁商会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自律作用,要求企业经营者不断完善其经营行为,以务实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员工,将可能发生的争议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首先,企业要规范合同的严谨性,做到零死角、无漏洞,以切实保障公司以及劳动者的权利与责任。其次,企业应建立健全的沟通协商机制,畅通员工表达诉求的渠道,做到无时无刻倾听员工的声音,从而达到提前预防的效果。第三,企业应务实解决员工各项困难,营造关心员工、爱护员工的氛围,对于员工提出的各项困难,企业应站在员工的立场上充分考虑后务实的给予解决方案,从而使员工对企业产生依赖以达到和谐劳动关系的目的。
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共同组织做好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工作
一是加强行业商会与各企业的协作配合。人事部门是企业的专业主管部门,商会是企业及员工的维权组织。劳动调解工作能否做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两个单位能否协作配合好。商会和各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应共同组织开展劳动法律法规的培训学习,共同参加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改革方案的研究制定,共同组织开展劳动法律法规的监督检查活动,共同研究解决疑难复杂争议和突发性事件,共同维护职工和企业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二是应注重加强与属地劳动调解仲裁行政部门的协调配合。一方面,对于调解不成的劳动争议,调解员在进行耐心细致的疏导解释后,帮助引导职工通过正常的法律途径,理性的解决问题,避免使矛盾激化,导致过激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部分职工在未经企业调解,直接申请劳动仲裁时,各区县劳动仲裁应及时将情况与我们进行沟通,剖析争议矛盾焦点,制定调解工作方案,同时引导当事人回到企业先行调解,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企业调解组织的优势,避免矛盾激化,将问题解决在基层。
近年来,在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商会以及各会员单位的共同努力,诚信的氛围与团结的精神在行业中已初步形成,多年来的工作实践也让我们深深感觉到,稳定是发展的基础,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企业和行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有效应对挑战、实现平稳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北京市工商联清洗保洁业商会很荣幸地成为市劳动争议调解的示范单位,商会将借此次经验交流为契机,深入贯彻“重在预防、防调结合,尽力将劳动争议化解在基层”的工作方针,按照以点带面、分类指导的工作思路,在不断强化自身建设的基础上,从各方面入手,进一步探索在清洗保洁行业开展劳动争议预防调解的有效形式,促进全行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形成。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宗旨,依法进行劳动争议预防调解,规范工作程序,努力使这项工作走在良性发展的轨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