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六个一批专题 >> 优秀建设者

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系列报道之二:坚持高质量发展走好绿色转型之路

来源: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8日

#编者按#近日,第六届北京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表彰大会召开,50名民营经济人士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获得"北京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会上,4位获得表彰的民营企业家代表作了理想信念先进事迹报告,【"六个一批"风采录】专栏将发布《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系列报道,集中登载4位代表的理想信念先进事迹,敬请关注。


坚持高质量发展走好绿色转型之路

杨强 北京路通企业管理集团董事长


迈入路通集团看到的第一句话,就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句话是2012年新一届中央领导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所做的庄严宣告,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路通集团重组设立于2008年,回望企业走过的15个春秋,从设立之初的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到如今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城市更新、金融资本投资、数字经济四大主体业务相辅相成,我最深切的体会就是,企业发展壮大、转型成功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和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好政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鼓励民营经济参与国家重大战略、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的理念愈加开放。2012年,集团正面临转型升级的艰难考验,我们清醒认识到,传统的施工建设已经不能满足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但企业转型发展何其艰难,怎么转、往哪转,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恰逢国家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大力扶持金融业和现代制造业发展,一系列惠企政策的出台给了我们重要启发。我们大胆打破了传统企业不敢突破主业的枷锁,确定了拓展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主业、金融资本投资助力的产融结合发展理念。方向确定了,还需要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为了解决人才队伍基础薄弱的问题,我们开放人才引进端口,引进了一大批综合素质高、专业知识强的青年后备力量。同时,配套设立设计院,与高校和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努力提高科技创新水平。经过几年的努力,在基础设施领域,成功构筑了一条投资开发、设计咨询、建设施工、管理运营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并创新性在国内实现了F+EPC+O&M的基建框架模式。同时,科技创新也取得了重大突破,集团会同清华大学和同济大学研发生产的竹节桩产品广泛应用在工业与民用建筑,荣获了多项专利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是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帮助我们找到了转型升级的正确方向,也使我们坚定了转型升级、走高质量发展的信心。

随着第一次转型成功,公司迎来了跨越式发展。就在公司上下信心百倍、干劲十足之时,2021年,受经济形势、复杂局势冲击所带来的影响,集团又一次走到了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迫切需要战略性新兴产业、新的业务增长点来支撑企业持续经营和稳健发展。我们想走数字化道路,但对于基建为主业的集团和数字经济该怎样融合一直找不到头绪。直到2021年8月,《北京市城市更新行动计划》正式印发,给我们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重大契机。依托西城区马连道城市更新,集团充分发挥主业优势,以投资开发、设计施工、运营一体化方式打造了第三街区数字经济产业园,成为北京首家数字经济产业园区,破除了传统园区的土地经济"吃瓦片"模式,探索出"有限空间、无限边界、资本驱动、链动共享"的产业园区新发展理念,实现了"一园区一基金、多基金联动"、以"园区带动街区、街区辐射社区"的新发展格局。依托投资驱动,通过租金换股金,VC、PE、IPO服务,吸引资本赛道可培育性企业入园发展,为企业插上了资本和数字的翅膀。2023年,集团再次发力,依托长安链,开发打造了全国数字经济产业园平台链,实现了政府、园区、企业、机构、知识产权的信息交互、交易共享平台经济,投融资机构与企业间的投融互信、园区与园区的信息共享、企业与企业间的产业链协同。近期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上链运行。此外,我们自主开发的智慧城市一体化管养系统也在北京全面应用、正在面向全国推广,有效保障了党庆、冬奥会等国家重大活动和重大抢险救灾任务。

接下来,路通集团将驰而不息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数智化、绿色化、低碳化发展方向,坚持创新驱动,履行好民营企业应尽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始终坚持三个"不变":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心不变,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主动把企业发展融入到国家发展的大局;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发展的信心不变;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使命和初心不变,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北京篇章贡献民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