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基层报道

海淀区工商联:坚持“三力”驱动 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海淀民营经济力量

来源:海淀区工商联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26日

【近年来,海淀区工商联始终紧扣“两个健康”工作主题,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和参谋助手作用,着力党建引领,创新平台载体,凝心聚力,深入服务,促进发展,在10月24日召开的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上,荣获“全国工商联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坚持“三个深化”,强化政治引领,提升工商联工作思想凝聚力

01深化政治共识

组织开展学习活动近百次,邀请24位企业家副主席(会长)录制《海淀区民营经济代表人士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专题节目,视频在广大民营企业家中引起热烈反响。

1.jpg

设立“红色领导力研修中心”,举办大讲堂和主题沙龙活动,提高企业家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借鉴,强化政治引领。

2.png

02深化理想信念

遴选20位优秀民营企业家组成“青年企业家导师”团,举办新时代企业家精神主题宣讲,并在爱奇艺等平台进行11期直播,观看人数近10万,点赞近40万。

组织编写《新时代企业家精神践行者——海淀区民营企业家访谈录》一书,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

举办中关村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大会,探讨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密码,图片直播浏览量达6800余次。

3.png

在内蒙科右前旗和北京延庆区建立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打造教育新载体。

4.png

03深化责任担当

引导民营经济人士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赴北京延庆、内蒙古科右前旗等地开展系列帮扶活动。在科右前旗设立融创基地和企业家会客厅,搭建两地交流平台。


搭建“四个平台”,围绕中心工作,提升工商联工作发展助推力

01搭建企业家服务工作平台

打造“赛先生咖啡馆”企业家会客厅(会员之家),围绕“1248工作思路”,开展“线上+线下”系列活动近百场,参与人次近10万,相关经验材料在《北京统战信息》、全国工商联《工商联改革情况》专版予以刊登,并获得全国和北京市工商联系统2022年工作实践创新成果奖。

5.jpg

持续推进“1+N”阵地建设,在重点区域、园区设立企业家会客厅,已在中关村西区和温泉地区设立2家,在建4家,拓展全新阵地服务平台。

02搭建政企沟通交流平台

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联席会作用,畅通31家委办局成员单位和企业间沟通渠道。

搭建政企党建拉手平台,26家工商联执委企业和28家委办局党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共建活动。

6.png

协同区卫健委、区医保局、市场监管局、科学城综合部等单位,共同发起设立“海淀区大健康政企协作创新平台”,辖区522家定点医疗机构与40余家企业代表精准对接。

围绕“数字化赋能传统行业”等主题,举办“两业融合”活动,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千行百业,吸引400余家企业和相关单位参与。

03搭建助企纾困服务平台

与区法院成立“民营企业产权保护法律服务工作站”,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

与区检察院联合发布《危害税收征管犯罪涉案企业合规整改指南》,最大程度发挥企业合规制度价值。

7.png

协同银行通过争取续贷延期等助贷措施,累计服务企业210余家,帮助解决资金4000余万元。

04搭建多元传播宣传平台

成立全市首家工商联融媒体中心,编发各类报道2600余篇,阅览人次近50万。发挥全国工商联信息直报点作用,报送建言类信息300余篇。

创办《海淀区工商联建言专报》,反映民营企业发展情况,目前已报送13期。

多场大型活动在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200余篇,浏览阅读量10万余次。


注重“四个推进”,健全组织体系,提升工商联工作组织内驱力

01推进领导班子履职制度建设

坚持主席会长述职评议制度,推进执常委书面述职制度。完善专门委员会制度,发挥人工智能等19个专委会的作用。

8.png

02推进商会改革发展

指导15个街道商会、3个园区商会发挥作用,围绕地区和行业发展作出贡献。推进《关于促进海淀区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和发展的实施方案》出台,进一步加强对商会的指导,推动区总商会和基层商会注册工作。

03推进统战创新试点工作

加强走访调研,开展海淀街道、学院路街道统战工作综合创新试点,及中关村街道统战工作专项创新试点工作任务。

积极推动校地统战,加强与体育大学、北京大学的协同,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和民营经济在海淀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9.png

04推进民营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坚持“三强一好”选人用人标准,推荐一批优秀民营企业家作为区政协委员、无党派人士。

制定实施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促进计划,开展红色文化培训,引导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继承发扬听党话、跟党走的光荣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