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接到民营企业老总打来的咨询电话,说他们公司的诉讼案件较多,合同也多,工作人员忙起来焦头烂额,应接不暇,问我有没有什么办法来管理。我告诉他可以逐步建立企业的法律风险控制流程,无论多少纠纷都可以有条不紊地安排和应对。
法律风险控制流程一般分为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补救三个阶段。
【事前预防阶段】
事前预防阶段包括以下内容:
1、法律法规遵循性管理。就是合规管理。民营企业特别要重视这一点,民营企业往往从小做到大,发展初期野蛮生长,经营中不习惯事前论证是否合规合法,或者明知不合法却存有侥幸心理,做过之后时间长了忘记了,给企业的经营带来隐患。比如有的注册公司时虚假出资,后来挣了很多钱也忘了去补足资本。有的大股东把公司的钱当成自己的钱,用款手续不完善,侵害小股东利益,还可能涉嫌挪用资金罪。随着法治社会的发展,违法成本越来越高了,民营企业要习惯于事前合法合规性自我约束。
2、法律论证管理。这是事前预防的关键环节,法律风险评估、法律障碍的清除、变通方式的论证、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的预判和应对,都是必须重视的,必要的时候应当邀请专业律师、法学专家参与论证。
3、合同申报管理。合同管理混乱会导致法律问题的增多,而合同申报环节太多,又会导致企业运行效率低下,所以民营企业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同草拟、修订、把关、盖章的程序,兼顾效率和有序。
4、项目组前瞻性研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企业往往注重项目商业价值和财务风险方面的前瞻性研究,而对于法律风险,往往无视或者没有应急预案。企业不仅仅要重视财务风险、商务风险,也要逐步重视法律风险。木桶能剩多少水,取决于最短那块木头。
5、知识产权管理。企业的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商业秘密等,对这些关系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无形资产,要严密管理,形成制度,最大限度地防范法律风险。
6、授权管理。有些企业公章乱盖,给别人乱出个收入证明,结果引来劳动官司;盖个空白文书,被人钻空子;多个人都可盖章,而不是专人管理,有时候一个章盖下去,承担的可能是连带责任,而连带民事责任足以给企业经营带来灾难。授权书表述不清,语言不够严谨,也都可能给企业带来法律风险。
以上属于事前预防的内容,都需要企业从自我约束做起,趁还没有形成纠纷,法律风险还没有显现,属于未雨绸缪。
【事中控制阶段】事中控制阶段包括以下内容:
1、业务进展实时跟踪。要责任落实到人,这需要培训提高业余人员的合同法律意识,或者由法律人士随时和业务人员保持畅通的沟通与联系,真正做到实时跟踪。
2、合同履行管理。企业有时候重视合同签订,但是不重视合同履行,其实即使合同签得有缺陷,也可以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通过补充协议、确认书来补救。合同签得再完善,也会有违约情况发生。关注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商业风险和法律风险,一旦对方有违约的迹象,要及时应对,留存证据,一旦自己履行可能违约,要尽量征得对方的书面谅解,书面包括传真、电子邮件、短信等。
3、引诉管理。所谓“引诉管理”就是合同履行发生纠纷了,要及时研究探讨法律风险和商业风险,就诉讼解决还是谈判解决尽快制定出决策和方案。我们不主张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合法权益被侵害立刻就打官司,有时候谈判的结果可能比法院判决的结果更好,而且更及时。如果确定谈判,就要准备完备的谈判方案,如果确定诉讼,就要提前收集好证据,保护好证据。
总之,事中控制是在业务开展和合同履行过程中,已经发生纠纷了,企业如何控制的问题,控制得好,可以大事化小,控制得不好,矛盾可能进一步激化,影响企业经营。
【事后补救阶段】
事后补救阶段就只有一项内容:诉讼。当然,诉讼也不是绝对不好,只是最好诉讼时经过深思熟虑,并且充分论证过,并且对自己一方有利。最好不要落到被动诉讼,只有招架的地步。
风险控制流程的三个阶段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偏废。从这张企业法律风险控制流程图,可以明显看出——事前预防要做的工作最多,至少六项,也最繁杂;事中控制只要做好三项工作,工作量相对较少;事后补救就是一项工作。其实穷尽一切控制方式,如最后走到诉讼程序,反而简单了。法律就在那里,证据就在那里,找专业的律师应对就可以了,只是判决的权力在于法院,自己当然少了一些主动权。当然,在法院判决之前,也不要放弃和解的机会,和为贵,得理时得饶人处且饶人,理亏时承认错误,尽量减少民事责任。最重要的是,承担责任后,要反馈整改,反思错误。
根据企业规模的大小,大的企业设立专门的法律部,法律部有几人甚至数十人,专门从事企业法律风险控制;中型的企业设立法务专员,也算有专人负责;小微企业成本压力大,但也尽量有人兼顾法律风险控制。许多企业诉讼了才找专业律师,属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由于在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阶段没做什么工作,合同条款也不利、证据也不充分,即使再专业的律师也回天无力,所以企业即使有常年律师顾问,也应当让顾问律师多在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方面多参与。如果最终败诉,一定是在事前预防、事中控制阶段就出了问题,所以要针对问题,制定整改措施,这样下次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