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富/英杰>> 创业故事

学习引领创新 责任驱动发展

——北京东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田相东

来源:丰台区工商联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25日

田相东,男,生于1973年,现任职北京东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市食药协会副会长、北京市工商联执委、丰台区政协委员、丰台区工商联副理事长、丰台区商业联合会副理事长。田相东创办企业20多年以来,坚持不断学习、学以致用,用学习推进事业、用学习带动创新、用学习成就梦想,在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


刻苦钻研,研制中国的乌冬面机

1995—1997年,田相东在一家生产乌冬面的日本企业“康塞得”任车间主任。这期间,他萌发了自己创业,做中国人自己的乌冬面的念想。1997年夏天,田相东毅然决然地辞职,开始追逐自己的事业梦想。

办食品加工企业最基本的需求是场地、资金、技术、设备,在解决一系列问题后,田相东发现中国并没有适合规模化生产乌冬面的设备。一家日本乌冬面企业给田相东开出了一台生产设备300万元的天价,让他彻底打消了与其合作生产乌冬面的想法。“我就不信,咱中国人自己造不出面条机?”1997年初秋,田相东迫不及待地登上南去的列车,调研了无数家食品设备生产厂商,最终选择与一家河南挂面机厂合作研制乌冬面机。

当时,合作的河南工厂只能制造传统挂面机,厂家技术人员连乌冬面都没见过,更不用说研制乌冬面机了。因此,机器研发设计只能落在田相东身上。对于学计算机出身的田相东来说,造设备完全是门外汉。为了解决机器设备制造诸多难题,田相东从学习入手,认真学习机器设计、机械制作等方面的工艺知识,从动力、力学等方面吃透设备制作的专业知识,并收集整理了海量的鲜切面、乌冬面、意大利面生产设备的技术资料。就这样,田相东每晚学习知识、研究资料,白天对照已有机器设备亲自设计改进。经过半年的艰苦努力,历经无数次反复试验,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台乌冬面生产设备终于面世了。

设备问题解决后,田相东的乌冬面企业很快走上正轨。在收获效益的同时,他并没有停下学习创新的脚步,坚持带领技术团队立足生产实践,不断学习专业技术知识,总结生产经验,探索革新设备,提升乌冬面产品质量。截至目前,田相东研发的全自动乌冬面生产机已革新数代,其产品受到食品行业和百姓的青睐,东颐也因独有的设备技术研发能力、不断丰富的高品质产品而不断壮大发展,成为引领食品行业标准的领军品牌。


学习引领,打造学习型民营企业

知识就是力量,学习开创未来。回望由自己一手创建的北京东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20多年的发展历程,田相东深有感悟:“社会不断发展,现代企业必须紧跟社会前进的脚步,而唯一的方法,就是学习”。

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田相东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学习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就是生命力。作为董事长,他自觉做到从我做起,对自己的学习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高标准,不仅系统地学习食品生产方面的专业知识,还努力学习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他请来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的老师,为产品的研发和改进出谋划策,请老师们给职工讲课,并将生产技术、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内容纳入公司的职工培训课程表,有力推动了公司的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田相东把职工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对职工培训高度重视,建立经费支持机制,亲自抓培训工作落实,引导职工终身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在成功办好业余课堂的基础上,田相东积极探索建立一所属于东颐的职工大学,为企业培养和储备人才。他主动与丰台职工大学合作,联合建立北京东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职工大学,由丰台职工大学派老师到公司来上课。为了鼓励职工学习提高,公司承担相关学习费用,职工免费参与学习,两年半能拿到国家承认的相应学历。职工即便离开了东颐,也不用补交学费。优厚的政策不仅极大激发了职工的学习热情,更吸引了一大批贫困家庭的青年到北京东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工作学习。职工们在这里实现了求学的梦想,让自己的人生有了更高追求。


创新驱动,把握企业发展金钥匙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长。企业只有在学习和实践中持续创新,勇于创新,追求卓越品质。推进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生产技术升级改造,弘扬工匠精神,信奉以智取胜,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不停歇、不止步,才能不断满足好群众的需求,才能发挥应有的社会价值。田相东提出, 重视学习、创新驱动是实体企业打开互联网时代的金钥匙。东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要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营造良好的企业学习文化,紧跟社会发展步伐,谋求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发展。

2017年10月,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农科院合作成立食品产业众创空间。众创空间以食品产业研发为前端,利用丰台人才政策和企业优势,吸引大量人才进驻,以优厚条件鼓励自主研发创新,并利用东颐食品在食品行业的品牌和影响力,将创新技术直接转化为成果,从而实现产学研一体化,让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依托北京东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食品产业众创空间等食品产业项目的落地,长辛店镇赵辛店地区也在逐渐形成高品质食品产业的集群优势,为地方百姓就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以致用,做有责任的实体企业

作为一名70后,田相东从小沐浴在党的阳光下。他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矢志不渝听党话,毫不动摇跟党走,积极支持企业党建。与时俱进学习党的理论知识,自觉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为己任,把个人梦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把企业发展融入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伟大事业者。及时学习、传达党的重要会议精神和政策、文件,积极履行一个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公司成立了党支部、工会,让党建春风吹进企业的每一名员工的心,以党建指引企业发展。

田相东积极学习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推动饮食文化传承和创新。他带领北京东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人员,挖掘老字号“庆福斋”历史技艺,让昔日飘香京城“庆福斋”主食重新回到百姓的餐桌。他积极投身早餐工程,创新打造“小馒牛”互联网+早餐品牌,为满足北京市民早餐需求贡献力量。2018年初,北京最大的自动化早餐生产线正式在北京东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建成试运行。田相东承诺,“正式投产后,东颐每天能够为北京市民提供‘标准化’早餐40多个品种、200万份。妈妈们再也不用担心孩子们的早餐了!”

北京东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秉承守法诚信,北京市工商联授牌公司“守法诚信承诺示范单位”,秉承优质服务理念,坚持在学习中发展,建立实施现代企业制度,依法治企,依法经营,安全生产,保护生态,保证职工权益,坚决不做偷工减料、缺斤短两、以次充好等亏心事。企业20多年来一直遵循企业的宗旨:让客户吃到放心、美味食品。自觉践行清新型政商关系,守住法律底线,杜绝利益输送、权钱交易,通过正常聚到反映情况、解决问题,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讲真话,谈事情,建诤言,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者。

同时,东颐不断提升职工队伍素质,塑造优质品牌,取得了突出业绩,受到社会充分认可。公司2013年9月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主食加工示范企业”;2015年被北京市农委认定为“北京市农业信息化龙头企业”,并入围北京市丰台区“早餐示范工程”建设试点示范企业;2016年被纳入“北京市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行动计划”成员单位。

企业做大做强,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帮助,国富民才能强。东颐担当起新时代企业家的社会责任,致富思源,回馈社会,积极参与“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光彩事业、工艺慈善事业,努力推进共享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田董他热心公益事业,坚持资助贫困青少年完成学业,资助了20多名脑瘫患儿实施手术,助推他们提高自主生活能力,给他们送去关心温暖;亲自带领专家团队去湖北十堰竹溪县医院给护士进行义务培训脑瘫相关知识,并资助3名脑瘫患儿进行手术。

学习成就事业,学习铸就梦想。这是田相东创办企业、经营实业的深刻体会。北京东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大到强,每一步都离不开田相东热爱学习、善于钻研,不断学习、努力创新。多年的生活和工作实践,尤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让田相东对学习的重要意义认识更加深刻,对学习促发展的重要作用理解更加透彻。学习已经根植于田相东的内心,他也已成为终身学习理念的忠实践行者、积极倡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