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泰兴达高新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孟繁欣,出生于书香门第,成长于教师之家。表面看来这位女企业家穿着朴素,知性典雅,平凡普通,然而现实生活中,却是一位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无限的睿智、强烈的创新理念、锲而不舍的拼搏精神、外柔内刚、坚韧顽强、锐意进取、诚实守信的时代女强人。
奋力拼搏 创业创新
在孟繁欣身上,总有一种不甘寂寞,挑战自我、奋力拼搏的昂扬之气。2004年,她带领公司扎根于房山区,在这片她生长的热土上,她把公司的战略目标瞄准于造福国家、造福社会的环保事业。
通过阅读资料,孟繁欣了解到,地球的储水量约为14亿立方千米,但可用的却只有0.65%。我国水资源总储量2.81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量不足24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水量的1/4,被列为全球13个人均贫水国之一。更为严重的是,随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主要流域水系污染严重,五类或劣五类水质占到了50%左右。水是生命的源泉,水是维系人类健康的基本保证,作为热爱祖国母亲,拥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前瞻经营理念的现代化企业的管理者,她意识到,净化水生产技术,必将成为未来社会的热门产业,也会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她毅然选择了目前国际上技术较为领先的水处理“膜”技术作突破口,组织研究小组,采用国产原材料,大胆研制广泛应用于各类深度水处理等体现节能减排效应的超滤膜组件及其设备。踏上了“滤粹人民生命甘泉,造福民族环保大业”的伟大征程。
目标一经确定,内心深处的一股子倔强劲头随之迸发出来。为了研发工作,她通过网络和阅读相关杂志等办法搜集国内外相关信息,并带病出国考察发达国家水质及净化水处理现状,走访中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了解相关学科的研究情况,多次与国内外专家进行交流,凭着一股子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倔强拼劲儿,由外行转变为内行,发挥了自己的睿智和创造力,实现由“管理型”向“专业型”的转变,成长为这一行业的技术专家。
经过几年的积极努力,她和同事们屡创奇迹,在净化水“膜”技术的关键环节取得了突然破性进展,自主研发的高透水量中空纤维超滤膜,具备在同等的过滤面积上拥有更多的微孔,单位表面通透量大的特点,以其产水量大、分离精度高、耐酸碱性好、抗污染能力强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居于国内同行业的领先水平。尤其重要的是,经过反复研究实验,她和同事们自主研发和掌握了可处理多种劣质水和污染水设备的整套生产工艺,可批量生产多种规格的膜组件和六大系列几十个型号的水处理设备,可根据不同企业,不同地区水质的实际情况、设备规模和具体要求,量身制造,上门安装各种操作简便、造型精巧,科学系统的净化水设备。由她带头开发的这一研究成果,获得了四十多项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承担了科技部的创新基金项目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以及北京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项目,开发的四项新产品,荣获“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证书,被列入政府采购目录,其中一项产品还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并被列入北京市政府首购产品。 企业不仅发展成为房山区本世纪初期为数不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还被科技部评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与此同时,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在不断攀升,已发展壮大成为一个年产值过亿、每年缴税超千万的高科技企业。公司连续6年被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房山区消费者协会评为“诚信服务示范单位”;获得了纳税信用A级单位称号。公司的产品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赞誉。
这就是孟繁欣——北京科泰兴达公司的领军人,她以科技兴企、技术创新的突出业绩,在员工心目中竖起了奋力拼搏、坚韧顽强的时代旗帜。
无私奉献 大爱无疆
作为母亲、妻子和女儿,孟繁欣深爱家人,然而公司创业艰难,需要她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不得不将绝大部分精力倾注在事业上。好在无论工作多忙,丈夫,父母和女儿都支持她,因为他们明白,她顾不上自己的“小家”,是心里装着企业这个“大家”,装着这个“大家”的全体员,装着这个“大家”作为一个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创新,贡献,造福人民。一句话,像她这样一位2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接受了党多年培养教育、在国营企业从事政治工作多年的人,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使她早已将自己对于家庭和亲人的爱,自然而然地融入、延伸、扩展,形成了对党、国家和人民的无疆大爱。这一点,许多事情均能体现。
她领导的公司,坚持以人为本,将“把企业办成员工的家”“让员工感到企业就是自己的家”作为理念,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关心爱护每一位职工。建厂初期,她把企业的研发、生产和员工生活通盘考虑统筹安排,建设办公室、生产科间的同时,建好了职工宿舍、食堂、浴室、卫生间等生活设施,配备了中央空调和太阳能热水器,为员工们提供了舒适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空间。为保障员工的饮食营养和健康,经她提议,公司利用企业位于京郊农村院子面积较大的有利条件,花十几万元建立了农产品加工基地、蔬菜大棚,聘请经验丰富的菜农种植各种蔬菜供应食堂,每天,食堂做出可口饭菜供员工免费就餐。员工们不花钱,一年四季都能吃上环保、新鲜的放心粮放心菜。仅这一项,公司每年都要补贴十几万元。有人说,这比到市场上买菜都贵,值得吗?孟繁欣说:“只要能够保证员工的营养和健康,这个钱花得就值!”在她看来,员工和民众永远是第一位的。公司自建立以来,无论资金如何紧张,都从不拖欠员工工资,从未耽误为员工上保险,无论是面对金融危机还是市场寒冬,公司从未主动裁减掉一名员工。只要是员工的事情,再小也当大事来办,桩桩件件周到妥贴,她也被员工亲切地称为“孟阿姨”。
“义利兼顾,以义为先”,在企业经济效益高速增长的同时,孟繁欣始终不忘自身承担的社会责任。多年来,她坚持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也是企业文化的延伸及企业诚信的体现。她一直将企业社会责任牢记心中,在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时候总能挺身而出,绝不退缩。无论是在抗击天灾还是支学、支农、支边上都能看到她和科泰公司员工的身影,滴滴净水,份份大爱,拳拳之心,溢于言表……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灾区供水设施毁坏瘫痪,非常缺乏清洁饮水,这给当地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饮水安全带来巨大威胁,给伤员救治、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带来极大困难。孟繁欣敏锐地意识到,地震肯定对当地水源和水系造成严重破坏,原有水系和供水设施很有可能受到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的污染。于是她召开工作会议,布置救灾工作。针对灾区水源、水质、水压等特点,公司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对原有产品设计方案进行适应性改造,确保设备在各种复杂恶劣的环境中稳定工作、长期运行。经过七昼夜无间断生产突击,终于在5月25日,第一批针对灾区生产的净水设备生产完成。她亲自挂帅,带领多名专业技术人员,成立了“抗震救灾小分队”,奔赴四川灾区一线进行设备安装。这批反渗透纯净水设备,不仅可以去除水中的杂质、细菌、病毒、挥发性有机物和余氯,还可以有效拦截水中的重金属等二价以上的离子级有害物,确保受灾群众的饮水安全。
随后,北京科泰兴达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又陆续向灾区捐赠第二批和第三批净水设备,总价值累计达220多万元,这些净水设备被分别安装到六个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和十几个来自各地的抗震救灾抢险队及灾后重建施工单位,及时解决了灾区5万多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经过防疫部门的各项检测后,确认科泰的纯净水设备是目前灾区安置点最高标准的净化水设备。6月20日,时任国家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卫生防疫专家的陪同下,到四川灾区对防疫情况进行调研,并重点考察了京安小区内大型反渗透式纯净水设备,在听取了公司技术人员介绍和防疫部门的检测结果后,对科泰公司人员表示感谢和鼓励,并称赞:该企业让灾区群众喝上了高品质的饮用水,彻底解决了因饮水问题而导致的次生灾害。由于科泰公司在这次抗震救灾活动中表现突出,北京市总工会授予公司“首都劳动奖状”和“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中国膜工业协会授予公司“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2010年4月玉树地震后,孟繁欣再次发起了“灾情牵动科泰人,援水抗震献真情”捐助活动,将一批净水设备运抵玉树。这次她又亲自带领专业技术人员,在高原缺氧、道路崎岖等困难情况下,充分发扬“高寒不减斗志,缺氧不缺精神”的风格,将这批设备全部安装完成,经调试全部正常使用,受到当地群众和援建人员的好评。
2012年7月21日,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席卷了北京。孟繁欣带领科泰公司,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责无旁贷成为了这场水灾的抗洪救灾主力军。她领导的公司向灾情最严重的房山区和丰台区的受灾地区捐赠了数百万元的净水设备,并暂停了公司日常的一般性业务,抽调精英安装人员到各个受灾地点进行设备的安装,她和公司其他领导亲自前往一线做设备安装现场指导工作,和救灾队员一起不顾大雨及恶劣天气威胁,充分发挥不畏艰险攻坚克难的工作精神,为受灾严重、水质较差的村镇及时安装了净水设备,有效缓解了当地的饮水困难,预防了次生灾害的发生。基于公司在抗洪救灾的卓越贡献,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科泰公司“抗洪救灾贡献奖”,这是政府对公司的肯定,荣誉实至名归。
此外,孟繁欣还助学重教,关爱下一代成长,科泰兴达公司多次向众多学校和幼儿园无偿捐赠健康饮水净化设备,先后为北京、内蒙古、新疆和田等地区的十几所中小学校、孤儿院及幼儿园捐赠了健康节能饮水设备,让广大儿童特别是生活在农村边远地区的孩子们喝上了安全、健康的直饮水,尤其是向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孤儿院和新疆和田小学及孤儿院捐赠的设备,极大地改善了当地孤残儿童的生活条件。
孟繁欣领导公司,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民饮水条件,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在百村帮扶活动中,利用自身的产品和技术优势,为当地三个村免费安装了水质净化设备,有效改善了当地饮水条件,让数千村民饮用到了安全、健康的纯净水。2013年初,平谷区2个乡镇的7个村庄水质出现状况,她带病亲临现场实地勘察,配合当地政府研究解决方案,并紧急组织人员加班赶制4000台净水设备,赶在春节前全部安装到位,确保了3500户村民的饮水安全和政府承诺的“让百姓安全祥和过新年”目标。此外,她还为内蒙古少数民族零散牧民捐赠了1500多台净水设备,极大地改善了牧民的饮水条件。
孟繁欣领导公司响应政策,真情援疆,支持三沙市建设。2010年,她积极参与对口援疆项目,针对新疆和田地区的水质情况,向和田地区学校、孤儿院、农垦十四师的老战士等捐献了八十多台套、价值180余万元的净化水设备。她亲自带队行驶5000多公里,到和田地区组织现场安装;之后十多次赴疆指导安排检查维护工作,为此,公司荣获了“北京市对口支援工作社会贡献奖”,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2013年,她带领公司又为支持三沙市建设捐赠了价值32万元的净化水设备。
孟繁欣还带领公司积极参与国家的对口经济支援和经济合作区域的支援及扶贫工作。她在锡盟做经济考察时发现,该地区不仅经济落后,很多地区水质安全状况也非常令人担忧,有些边远牧区当地水质非常差,很多牧民都因饮用水的不洁净而患上了各种疾病。她带领公司技术人员前期对内蒙古锡林郭勒盟8个贫困旗县地下水水质进行调研,发现该地区地下水中溶解性总固体、氟化物、及多种重金属、硫酸盐等超标严重;部分地区还有射线、菌群超标,有些地区氟含量超过国家标准数倍。这就导致锡林郭勒盟地区相继出现了多种地方病,如高氟区的氟骨病,高砷区的皮肤癌、骨癌等多种癌症。
孟繁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多次带领工程技术人员深入基层,走进蒙古包,了解牧区牧民的生活状况。内蒙古地区冬季非常寒冷,曾几次遭遇“白毛风”,司机根本无法看清前方道路,甚至有一次差点滑进路边雪坑里。冬天遭遇暴雪大风,常常被困几个小时。尽管如此,几年来,孟繁欣同志带领她的团队克服困难,在锡林郭勒盟多个贫困旗县向群众普及饮水安全知识,并在当地政府的引领下,为牧民安装了上万台净水设备。她了解到牧民经济困难,无力承担设备后期维护费用,便当即决定为这些贫困地区所有牧户的净水设备提供终身免除人工及上门服务费,向牧民承诺所有净水设备三年内免费更换滤芯及膜等耗材。牧民居住点分散,有的牧户间相隔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距旗县所在地远的可达200多公里,售后维护十分困难。近几年,由于当地水质极差,设备维护频繁,平均每台净水设备包括人工、运输、滤芯、耗材等维护费用每年都高达1000多元,仅三年公司对设备的维护费用投入就高达4300多万元。同时,她还在锡林郭勒盟的太仆寺旗投资建厂,为当地解决大批劳动力,并每年为地方上缴税金近千万元。凭借卓越的表现,她被评为“北京市扶贫攻坚先进个人”。
水滴因至纯而莹洁,岁月因沉沁而芳馨,生命因奉献而精彩。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和努力拼搏,她带领的科泰兴达公司依靠技术创新得到较快发展,成为环保科技领域的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而孟繁欣本人也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连续当选为区政协委员。在创办企业、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孟繁欣也逐渐实现了她不懈追求的人生价值。她那忘我的工作热情和执著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精神,将继续发扬并奉献给企业和全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