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北京奥祥工贸有限公司成立,开启了奥祥创业之路。二十年后的今天,奥祥产品已经遍布国内所有高铁及轨道交通运行的城市,产品外销世界五大洲的40余个国家,获得中国自主品牌500强称号,其民用新风设备也在市场初露端倪。回首二十年的历程,就是一部坚持不懈、永不言败、奋斗不息的历程。
激情创业,领跑行业
二十年前的奥祥,一个不足70平米的产品操作间和一个30平米的办公室,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开始了研发与试验工作。那时,团队只有7-8个人,每一个设计、每一次试验都困难重重,可大家的心里都共守同一个信念:一定要把奥祥做实,做大!
那时的奥祥人,都有同一个梦想,憧憬着同一个画面:我们乘坐的火车都能有空调,我们地铁车头顶的风扇也都改成空调,让它们都装上奥祥的产品。作为铁路列车空调通风设备的供应商,流体特性、可靠性、安全性、外观均不允许出现丝毫差错。为了满足客户的定制化要求,研发人员跟随项目带着产品走进客户,做技术交流、做设计方案、做产品验证。凭借着那股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劲头,奥祥风机先后得到长春客车厂、沈阳客车厂、石家庄车辆厂、上海法维莱公司以及北京铁路局等客户的认可。
2002年,奥祥在行业里已初步展露良好的发展势头,并在北京某地租赁了一间400多平米的生产车间,产能得到翻番。但随着客户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奥祥人越来越觉得,质量控制光靠意识层面还远远不够,必须引入一套适用的、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2003年,公司率先在同行内通过了ISO9001的质量体系认证,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研发水平都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年,奥祥生产的DKF地铁列车高效低噪音专用风机在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上夺得了金奖。压在奥祥人心中的石块终于落了地。
2004年,不服输的奥祥人,按照董事长魏建民内抓管理、外拓市场的思路,做了大量具有开拓性的工作,为奥祥迎来大发展,抓住大机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针对市场形势的发展,公司判断,铁路风机市场在未来五年内必将迎来几何式的高速增长。基于这种预测,为了进一步化解未来可能因产能不足导致的订单流失的风险,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奥祥公司于2005年整体搬迁至北京丰台长辛店。厂区占地7000平米,拥有独立的实验室、研发室、生产车间及办公区,实现了奥祥第一次飞跃。
2006年动车项目上线。对于崭新项目的探索昭示着这个领域更加广阔的发展可能性,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愿错过这次机会,同行几家风机供应商都对这个项目表现出厚的“兴趣”和积极态度。作为动车项目的参与者,奥祥肩负着动车空调风机开拓者的重要使命。基于航天科工技术的保障和对整机振动与平衡精度的准确控制,在历经上百次的试验验证后,使得样机在国外一次性通过了全部技术指标和动态性能测试,结局颠覆了业内对于奥祥的认知,做到了闻者惊叹。2006年,奥祥和国内车辆厂及空调制造商,结成了深度的业务合作,CRH2型动车组空调风机全部采用了奥祥产品。
回想起往事,董事长魏建民说:“2006年初的冬天,当时为了验证4个动车样机的铸造叶轮,我和设计工程师亲自驾车带着产品去沈阳鼓风机研究所跟进试验,冰天雪地的画面至今还历历在目,虽然很辛苦,但内心坚定快乐,这也验证了奥祥人敢打硬仗的精神。”
2007年北京奥祥工贸有限公司更名为北京奥祥通风设备有限公司,从此“奥祥通风”成了高铁及轨道车辆通风设备行业的名牌。2008年,公司崭新的研发楼拔地而起,办公环境焕然一新,集体食堂和员工宿舍宽敞明亮,实验室也进行了翻新,添置了自动化的试验设备。走在奥祥的厂区里,温馨与舒适油然而生。
智慧转型,继往开来
成功的企业家总是时刻关注国家大势、世界大势,根据时代脉搏变化进行准确的判断与决策,唯有如此,才能使企业基业长青。伴随着整个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的高速发展与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市场的打开,公司管理层深知,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一定不能脱离国家政策导向,奥祥要转型,传统形式的加工生产模式迟早会被淘汰。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2013年,奥祥借助行业及政策契机,开始着手打造“智慧工厂”,开启奥祥第二次飞跃的新篇章——北京航天奥祥通风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在北京房山区窦店镇高端制造业基地投资1.3亿元,占地40余亩,建设研发楼与生产厂房20000余平米,成功入驻中关村高科技产业园区,得到了房山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北京卫视与房山电视台相继报道。
2015年,窦店项目正式投产,此时的奥祥积极响应《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体要求,着力打造以智慧设计、智慧制造、智慧服务为核心的“智慧工厂”,先后引进了如三维仿真技术、3D打印技术、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自动化生产、智能仓储、MES系统等多项先进的信息化平台和工艺技术,按计划分步实施、有序推进。2017年,智慧设计平台搭建完成,快速研发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实现了工业化、信息化的有效融合,荣获了“北京市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及“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机构”称号。
基于公司发展战略,经过数年规划与准备,公司于2016年底完成了中车资本的融资,2017年7月完成了股份制改革,同年12月成功挂牌新三板,开启了“奥祥股份”资本市场的新篇章,为主板上市奠定了扎实基础。
近年来,伴随着消费水平升级,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不断提高,奥祥股份充分利用自身在高铁通风行业的经验及技术优势,积极探索民用新风市场。2017年初,公司成立事业部,开展新风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仅仅半年的时间,奥祥股份自主开发完成了四种不同型号的产品设计,实现了小批量生产,并作为成员参与了北京市建筑研究院主持的《居家新风系统行业标准》的编制工作。公司相信,只要我们不懈努力,奥祥股份必将成为新风行业里一颗璀璨的新星。
与此同时,奥祥股份结合自身多年来在行业累计的管理经验及技术优势,充分发挥自身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亮点,搭建奥祥智造创新产业孵化平台,为智能制造等领域技术孵化、成果转化落地提供全面服务。通过技术方案研发、产品设计、样品制作、检测实验、小批量加工、市场资源对接,形成特色的产业生态链创业服务体系。至今为止,已有28家创业企业与团队入驻奥祥智造创新产业孵化平台。
奥祥股份共享自身资源与经验,在高端装备业升级特别是区域转型的真正需求中,与航天科工技术深度融合,力求为北京、天津、河北院所和科技创新人才建立自主创新创业的成长空间和发展机会,助力众多创新思维搭建实现的可能,目前,奥祥智造创新产业孵化平台被评为市级众创空间。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海。未来五年,奥祥将继续保持通风系统行业领导品牌,与股东、员工、客户、供货商共享成功;将通过不断的研发及实践,按照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将公司打造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企业,为区域实体经济创新转型、智造升级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诚信担当、勤奋学习、积极创新、团结合作”,铁骨铮铮的奥祥人,不曾畏惧任何困难,未来,奥祥人将会继续用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勇气迎接时代的变革,在改革开放的康庄大道上,继往开来,与风同行,为铸就百年奥祥的伟大梦想而奋力翱翔!(单宝东)